活動快訊

「全校型在地實踐課程模組 」活動-高科大推動地方創生跨域學程 帶動地方產業創新發展 (7/30)

本校於30日舉辦110年度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共同培力系列活動第三場次暨臺日論壇「全校型在地實踐課程模組」活動,邀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事務與產業管理研究所宋威穎專案助理研究員分享「I-Turn地方創生學分學程的推動與實踐」,因發現屏東縣林邊鄉、佳冬鄉長期年輕人口外移、環境資源不當利用造成地層下陷,在養殖漁業的整體產業較不健全等問題,透過高科大所長,帶動漁鄉地方創生以及產業發展,也同時形塑及推廣地方特色,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高科大因應地方產業的問題後,透過現行的課程來進行跨域的相互整合,使得教與學之間獲得累積與延續,因此規劃出「I -Turn地方創生學分學程」,從基礎課程(通識)、專業課程、進階課程以及最終的實作課程,逐步促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最終讓學生將所學進行總整,也讓學生瞭解與地方創生的關聯性,同時培養出符合地方需求的跨領域人才,學生進而選擇留在地方就業,為地方發展盡一份心力。學生透過初探地方的通識課程,瞭解地方目前正面臨的問題,接著開始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再以自身專業知識來解決地方問題,亦或是為地方創造出新思維並且指出新的方向,例如:從石斑魚魚鱗萃取魚鱗液,開發出獨特的水產加工品,提供在地漁產品的多樣性。同時也與日本合作學校進行交流,一同為地方創生來進行研討,使其地方成果與國際接軌,讓世界看見地方的努力及改變。

然而不同課程專業間的銜接與整合,仍然有需待克服的地方,如何讓學生在既有學系架構下,達成跨域的技能培養與既有能力展現,加上教師間的跨域合作與協力,這是一個需要不斷適應調整的過程,如此一來,才能進一步解決地方問題,落實體現大學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