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部落協會理事長會議11月15日於南投仁愛鄉公所召開,針對星空旅遊產業的發展進行共識討論,共有十多個原民部落代表出席。會議聚焦在觀星天文設施導入、星空導覽人才培育等議題,獲得與會部落代表的認同,對於打造具備生態及文化永續的星空山城創新模式有高度共識。

仁愛鄉公所秘書也是今日的會議主持人余三郎表示,從合歡山暗空公園的成立,到地方創生計畫的擬定,再加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專業輔導與陪伴,相信將會發展出一個有別於過去的星空產業。今天邀請各部落理事長出席,就是希望能夠將新創產業的觸角腳延伸到更多的部落。
暨南大學主任秘書曾永平在會議簡報中提出了以天文星象、原民文化及生態環境三大元素的星空山城發展模式,並且透過觀星設施的導入,邀請仁愛鄉各部落成為星空旅遊場域。曾永平以紐西蘭迪卡波暗空公園的毛利文化星空導覽為例,合歡山暗空公園也應該發展屬於台灣原生民族的星空故事。例如泰雅族將金星視為「獵人」、排灣族有兄弟成為星星的傳說、布農族的星星與螃蟹的戰爭故事、巴宰族有夫妻星…等等,建立兼具科學知識、人文及生態性星空旅遊,是這個區域未來的發展契機。
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歐伯昇博士也補充,星空產業發展除了設備之外,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未來大學天文社聯盟也會提供師資,協助地方進行人才培育課程,以親近大眾的語言將天文知識轉化為旅遊產業的內容,如此才能將觀星設施的效能發會到最大。
會議中有許多部落當場表示願意參與計畫,並對於仁愛鄉星空山城的發展遠景有高度期待。曾永平表示,接下來就是由各部落領袖盤點各部落的場域特性、經營團隊量能等條件,再由暨南大學協助量身打造適合部落展特性的觀星設備及培訓課程。透過星空旅遊的擴散,攜手邁向台灣第一個「暗空原鄉」的目標。
2021/11/15
經濟日報-聯合新聞網